9月24日,由南京大學、江蘇省婦兒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公益傳播助力可持續未來”——2025江蘇省高校公益基地項目年度活動在南京大學舉行。縣委副書記、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王登云在圓桌對話環節作主題分享。
王登云介紹,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工作隊會同縣有關部門,聚焦城鄉融合發展、文明鄉風建設主題,通過讓“老腔調”唱進“新舞臺”,將優秀文化節目“送進城”,讓“老手藝”走進“新空間”,將非遺文化精品“展進城”,讓“好產品”走進“好生活”,將特色農產品“引進城”,持續打造以文化為紐帶推動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的“灌南”品牌。今年以來,依托“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舉辦了“二郎故里 金蛇鬧春”網絡“村晚”、“藝韻流芳灌河情”鄉村振興文藝匯演、灌河流域四市五縣文化聯誼、“蟹舞金秋 豐收有禮”碩項湖大閘蟹品牌展示等活動200余場,線上線下互動參與超1600萬人次。下一步,還將精選具有濃郁灌南特色的優秀淮海戲、魔術、雜技、村歌等演出走上南京等大都市的舞臺,推介非遺剪紙進高校舉辦專題巡展,促進城鄉文化互動交融,讓“鄉村好物”真正走進城市生活。王登云表示,希望能與全省高校攜手共建“灌南縣鄉村振興實踐工坊”,讓青年能成為灌南的“形象大使”和鄉村振興“發展參謀”。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的師生代表紛紛向工作隊了解灌南鄉村文化振興的詳細舉措,期待未來能到灌南參與鄉村振興文化交流和公益實踐。省社科聯、蘇州博物館等單位表示,希望能為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文化振興等方面合作注入更多資源,為灌南高質量發展作出有益貢獻。